New Yorker 纽约客【等待特朗普的“大而美”交易】Waiting for Trump’s Big, Beautiful Deals

From 时政文萃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观察

New Yorker 纽约客【等待特朗普的“大而美”交易】

-无论是与中国的贸易协议还是与俄罗斯的和平协议,总统似乎都不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更不用说如何真正实现它了。


苏珊·B·格拉瑟(Susan B. Glasser) | 2025年4月24日


本周在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与白宫记者协会晚宴的罕见重叠,让活动策划者头疼不已——一方面是派对人满为患,一方面是小组讨论超负荷——但却让社交达人如痴如醉。毕竟,在这个城市,一点点接触机会、洞察力和可操作信息,都比硬通货还珍贵。正如已故民主党政治顾问传奇人物罗伯特·斯奎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莫琳·多德所言,在华盛顿,与纽约不同,“鸡尾酒会就是工作”。今年四月底的密集会议潮,尤其放大了来自唐纳德·特朗普混乱白宫的最新新闻周期:总统会解雇杰罗姆·鲍威尔吗?还是皮特·赫格塞斯?他是否正在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与中国达成关税协议?还是与伊朗达成核协议?或者,就目前看来完全有可能,一事无成?


周二,数百名焦虑的金融界人士聚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会议期间的摩根大通(JPMorgan & Co.)会议上,聆听特朗普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的讲话。在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巨额关税的“解放日”后,股市暴跌,一些投资者抓住贝森特在私人会议上的言论,称长期与中国的贸易战“不可持续”,并暗示美中最终可能达成协议结束贸易战。彭博社报道贝森特言论后,股市反弹。此前一天,由于担心特朗普最终可能会采取行动并解雇他长期攻击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股市曾一度下跌。


不久之后,我碰巧遇到了两位参加摩根大通会议的人,他们对市场对财政部长讲话的解读程度感到惊讶。他们告诉我,贝森特特意指出,尽管中美两国已对彼此商品加征超过100%的报复性关税,但目前双方甚至没有展开谈判,更不用说接近达成任何正式协议了。贝森特还承认,特朗普政府短期内不会与他针对“互惠”关税的数十个国家达成任何贸易协议,而是希望在7月初设定的截止日期前,与其中一些国家仅达成“谅解备忘录”。贝森特还告诉与会者,可能会有两到三年的经济停滞期,这期间特朗普引发的经济动荡将持续发酵。上述内容均未出现在彭博社最初的重大市场动态报告中。


同样未提及的是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的发言,他随后在贝森特之后登台发言。两位与会者回忆称,戴蒙直言不讳地对投资者表示,他希望特朗普解雇贝森特的内部对手、保护主义鹰派人物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后者目前担任白宫贸易顾问;称特朗普的“互惠”关税计划“愚蠢至极”;并断定经济衰退已几乎无法避免。整体看来:情况不妙。


因此,特朗普在众多全球银行家聚集的场合下,对经济问题大打公关战也就不足为奇了。周二下午晚些时候,显然是为了安抚动荡的市场,特朗普表示他无意解雇鲍威尔,并指责媒体暗示他会这么做。“媒体总是夸大其词,“总统在几天前于其”真相社交“平台发文称”鲍威尔的解职越快越好!"后,如此回应。然而到了周三,特朗普又重启攻势,再次批评美联储主席并要求其立即降息。


至于特朗普和贝森特似乎都寄予厚望的中美协议,特朗普周三表示谈判正在“积极进行”——尽管贝森特周二在私下会谈中重复了此前公开表态,称目前尚未进行任何此类讨论,双方都在等待与对方沟通。到了周四,中国公开嘲讽美国总统。外交部发言人郭家驹就特朗普所谓的谈判称:“假新闻。”他强调:“中美双方并未就关税问题举行磋商或谈判,更遑论达成协议。”都明白了吗?底线是,正如特朗普一贯的风格,这里没什么实质内容。至少目前是这样。


当特朗普近百天前重返白宫时,他自夸将达成一系列协议——从中东和平到在24小时内结束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在4月初公布关税计划后,并给目标国家额外三个月时间协商条款,纳瓦罗曾大肆吹嘘“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的可能性。然而,特朗普喜欢炫耀的这些“大而美”的协议至今均未兑现。


如果不花太多时间听特朗普及其雇佣幕僚的夸夸其谈——他的国务卿发言人塔米·布鲁斯日前在电视上称他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交易员”——那么总统在履行承诺方面的困难就不应令人意外,毕竟他实际上的交易记录相当有限。特朗普首个任期因退出多项协议而备受关注,例如伊朗核协议和巴黎气候协定, 与他达成的交易同样引人注目,后者主要包括由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谈判达成的《亚伯拉罕协议》,该协议使以色列与几个阿拉伯邻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以及特朗普第一届政府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达成的更新版贸易协议——而特朗普现在实际上已经拒绝了该协议,要求两国同意做出更多让步。2018年,特朗普曾大肆宣扬与朝鲜的所谓核突破,甚至亲自请求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名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问题是,根本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当然,也没有和平奖。如今他再次当选总统,你很少听到他谈论这位“好朋友”金正恩。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竭力争取出一些成果,但他的许多举措都显得老调重弹——不断变换要求、通过社交媒体谈判、顾问之间公开争斗,以及无休止的炒作。(在政治评论界,这些通常被解释为特朗普为获得“筹码”而采取的精明策略。) 在乌克兰问题上,随着特朗普试图斡旋结束俄罗斯入侵的努力屡屡受挫,他的语气愈发绝望。周三,在白宫威胁若无协议立即退出后,特朗普直接声称:“我认为我们已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并严厉抨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配合。特朗普和他的副总统J.D.万斯公开提出的条件包括一系列强迫乌克兰做出的让步:放弃俄罗斯目前占领的领土,同意禁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正式承认俄罗斯现在拥有克里米亚半岛,该半岛于2014年被弗拉基米尔·普京非法吞并。


特朗普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让步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这将标志着其政策与首个任期相比发生重大转变。在2018年7月特朗普与普京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一次灾难性会晤后,特朗普的国务卿迈克·蓬佩奥面对舆论哗然的处境发表了一份庄严声明,称美国绝不会接受普京对克里米亚的吞并。(“美国拒绝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企图,并承诺在乌克兰领土完整恢复前维持这一政策,”声明中写道。) 另一项可能出现的非同寻常的逆转是,Politico于周三报道称,特朗普的俄罗斯问题特使史蒂文·维特科夫已推动解除对俄罗斯“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制裁——尽管特朗普在其首个任期内曾多次以反对该管道项目为由,证明自己并非普京的傀儡。


无论如何,这两起事件都凸显了特朗普愿意放弃自己曾力推的政策——这对一名交易撮合者来说绝非优势。考虑到特朗普对待上一份协议的态度,如果你是加拿大或墨西哥,又何必费力地与他谈判另一份协议呢?关于乌克兰,特朗普要求泽连斯基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让步,这将迫使泽连斯基忽视乌克兰宪法中关于“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的规定。(当然,没人指望宪法条款能对特朗普产生多大影响。)


到周四,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施压和对普京的奉承并未奏效。俄罗斯领导人似乎一心想让特朗普难堪,他不仅拒绝接受美国总统的诸多妥协,还继续升级战争;俄罗斯对基辅的导弹袭击在夜间造成至少9名平民死亡。“弗拉基米尔,住手!”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恳求道,称此次袭击“没有必要”且“时机非常糟糕”。他补充道:“让我们尽快达成和平协议!”到了下午,他再次开始讨好普京,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表示,俄罗斯除了停止战争之外,不用对乌克兰做出更多让步,否则乌克兰将失去所有领土,而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让步”。维特科夫预计将于周五返回莫斯科;这场博弈还有几轮要打。


下周,特朗普将迎来第二个总统任期的第100天。一系列最新的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创下数十年来新低,甚至低于八年前特朗普第一任期在公众中的支持率。这是否因为特朗普所做的一切---无论是破坏全球经济还是削减癌症研究经费---都极不受欢迎?没错。但也不要低估混乱因素。是时候让这位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大师拿出真本事,否则就别再吹牛了。 ♦


原文链接:(中文翻译出自翻译软件,仅供参考。)

https://www.newyorker.com/news/letter-from-trumps-washington/waiting-for-trumps-big-beautiful-deals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