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坏比好更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动态 →
【评论 -《坏比好更强》】
内容摘要
在日常事件、重大生活事件(如创伤)、亲密关系的结果、社会网络模式、人际交往和学习过程中,都会发现坏事比好事更有影响力。坏情绪、坏父母和坏反馈比好情绪、坏父母和坏反馈的影响更大,坏信息比好信息处理得更彻底。自我避免坏的自我定义比追求好的自我定义更有动力。坏印象和坏成见比好印象和坏成见更快形成,也更难被否定。诊断性和显著性等各种解释有助于解释某些发现,但在控制了这些变量后,我们仍然发现坏事件的力量更大。几乎找不到任何例外(表明好事件的力量更大)。综上所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广泛的心理现象中,坏事的力量要大于好事。(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9 APA, 版权所有)
作者:Roy F. Baumeister、Ellen Bratslavasky、Catrin Finkenauer 等,发表于《普通心理学评论》,5(4), 2001, 323-370。
原文链接:
https://assets.csom.umn.edu/assets/71516.pdf
在您认为这篇文章是 11 年前的文章而不屑一顾之前,请考虑一下科学网数据库的报告,这篇文章自发表以来共被引用 661 次,2012 年(截至 8 月 20 日)被引用 82 次。引用次数表明,其他研究人员也在研究和撰写相关文章。
这种 "坏比好更强 "的假设广为人知。共同的经验表明,家养宠物和儿童很早就能分辨好坏。有谁不曾面对过这样一个经济事实:报纸上的坏消息太多,因为它能卖出报纸_那么,坏消息和好消息之间的分值是多少呢?这篇评论文章涵盖了截至出版前的主题,并列出了作者从中获取支持证据的 254 篇参考文献。这篇综述文章的目标是在刻意广泛的现象中总结出坏与好的不对称效应(第 324 页)。
这篇文章长达 47 页,难度很大,不可能一口气读完。文章汇集并展示了证明假设合理性的量化证据。花点功夫读完这篇文章是值得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从总论开始。这部分有 8 页。它比摘要段落更长,为文章本身的细节做了大量准备。
作者从 15 个人类感兴趣的领域提出了 "坏 "强于 "好 "的证据: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其他关系和互动、情感、学习、神经过程、儿童发展、社会支持、信息处理、记忆、刻板印象、形成印象、自我、反馈和健康。
https://www.proquest.com/openview/0b90a08e6eaf6028b0ccd0ea0cbcc2dc/1?pq-origsite=gscholar&cbl=47267
PSYCHOLOGY IResearchNet【坏比好有更强的影响力】(评论)
管理员(Administrator) | 2016年1月13日
坏事比好事强的定义
坏事比好事强是指坏事的心理影响大于好事的心理影响的现象。坏事通常指对人产生不愉快、消极、有害或不理想结果的情况,而好事通常指对人产生愉快、积极、有益或理想结果的情况。在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包括思想、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坏事都比好事产生更大的影响。社会心理学中很少有课题能在如此广泛的人类行为中达到 "坏事比好事强 "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坏事的背景和重要性比好事更强大
坏的力量比好的力量大这一现象是一场争论了几个世纪的核心问题,即在人类的斗争中,好的力量和坏的力量的相对重要性。历史上不乏神魔争夺人类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面临着善恶之争。这些争斗可能涉及重大问题,例如,利他行为与自私行为,利他行为是错过重要的面试以帮助朋友,自私行为是拒绝帮助朋友参加可能使自己薪水翻倍的面试。它们还可能涉及一些平凡的问题,如吃一顿健康的饭菜与在自己最喜欢的垃圾食品餐馆大快朵颐、保持清醒与喝一杯啤酒、为考试复习与与朋友一起出去玩等。几乎每个人,甚至是小孩子,都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反映了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种永恒的斗争在社会心理学中表现为何种形式?社会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坏事比好事更强。也就是说,负面事件比正面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例如,人们因失去 50 美元而感到痛苦的程度要高于因找到 50 美元而感到高兴的程度。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坏事会战胜好事。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好事可能会比坏事多。举例说明,在良好、持久的人际关系中,朋友和亲密伴侣之间的每一次负面互动都会产生大约五次良好的互动。因此,许多良好的互动可以抵消一次不良互动的负面影响。然而,如果良好互动和不良互动的数量相等,不良互动的影响通常比良好互动的影响更大。
坏的影响强于好的影响,最公认的原因是进化。人们认为,与那些主要致力于将好事做到极致的生物相比,那些善于防止坏事的生物更容易繁衍生息。忽视火灾危险的人可能活不过第二天。一个人如果忽视了夜晚外出游玩的乐趣,那么他失去的可能只是夜晚游玩的乐趣。因此,人们的生存和幸福似乎更迫切需要避免坏的结果,而不是接近好的结果。
坏证据强于好证据
各种各样的证据都证实了坏结果比好结果的相对优势。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可能是最有力的证据。最初,有人认为人类有归属的基本需求,他们生活的中心任务和目标是维持一个紧密、积极和持久的关系网络。然而,事实证明,归属感的需求并不是对积极互动的需求,而是对非消极互动的需求。仔细观察人际关系研究的证据,确实表明不良人际关系特征的有害影响大于良好人际关系特征的有益影响。通常情况下,在人际关系研究中,会对夫妻进行大约 15 分钟的录像,在此期间,他们会谈论各种话题,如婚姻问题或一天的生活情况。夫妻在这些互动过程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并被编码为积极或消极。
研究结果普遍表明,消极行为的存在与否比积极行为的存在与否与夫妻关系质量的关系更密切,这反映了 "坏事比好事强 "的原则。因此,增加积极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要小于减少消极行为。这一点在纵向研究、配偶之间、父母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日常互动中都有发现。因此,基于 "坏事比好事强 "的观点,对良好关系的建议不是 "做好事",而是 "不做坏事"。
总体而言,在人际关系中 "坏事比好事强 "的证据是明确而一致的。然而,"坏事比好事强 "并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现象,它反映了广泛的心理现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例如,关于人们如何形成对他人印象的研究发现,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更受关注,处理得更彻底,对印象的影响也更大。同样,在情绪语言和与情绪相关的词汇中,有一致的证据表明,人类的负面情绪词汇要比正面情绪词汇多得多(多出一倍半)。在自尊方面,对于人们的自尊和价值感来说,被拒绝的感觉似乎比被接受的感觉重要得多。关于情感预测的研究表明,人们高估负面事件的持久影响要比高估正面事件的影响多得多。最后一个例子是,人群中威胁性的面孔比微笑的面孔更容易被迅速察觉。
参考文献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Finkenauer, C., & Vohs, K. D. (2001). 坏的比好的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5, 323-370.
https://psychology.iresearchnet.com/social-psychology/social-cognition/bad-is-stronger-than-good/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