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Times 【评论家笔记:宪法是神圣的。它也很危险吗?美国政治的最大威胁之一可能就是美国的建国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宪政危机 →
New York Times 【评论家笔记:宪法是神圣的。它也很危险吗?美国政治的最大威胁之一可能就是美国的建国文件。】
詹妮弗·萨莱 (Jennifer Szalai) | 2024 年 8 月 31 日
美国宪法陷入困境。唐纳德·特朗普在 2020 年大选失利后,呼吁“废除所有规则、法规和条款,即使是宪法中规定的条款”。愤怒的批评者谴责他威胁一份本应“神圣不可侵犯”的文件。特朗普宣布他希望摆脱宪法限制以满足个人野心,这充分表明了他的独裁倾向。
因此,自由主义者指责特朗普是对宪法的威胁 ,这并不奇怪。但他的总统任期和连任前景也引发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论点:特朗普的政治崛起归功于宪法,使他成为这份本质上反民主的文件的受益者,而且在当今时代,这份文件的功能越来越不正常。
毕竟,特朗普在 2016 年当选总统时,虽然输掉了普选,但赢得了选举人团(第二条)。他任命了三名最高法院法官(第三条),其中两名由仅代表 44% 人口的参议员批准(第一条)。这三名法官帮助推翻了罗诉韦德案,大多数美国人不同意这一推翻。著名法律学者欧文·切梅林斯基担心民意调查显示“对民主的信心急剧下降”,他在新书《没有民主能永远持续下去》中写道:“美国人必须认识到,这些失败源于宪法本身。”
早在 2018 年,伯克利大学法学院院长切莫林斯基似乎仍然对宪法抱有相当大的信心,他在他的著作《我们人民》中恳求进步派同僚“不要背弃宪法和法院”。相比之下,《没有民主能永恒》则明显持悲观态度。切莫林斯基断言,众所周知,宪法很难修改,它已将国家“置于严重危险之中”,他列出了召开新制宪会议需要做的事情——而且,在书中较为严肃的部分,他考虑了脱离联邦的可能性。西海岸各州可能会组成一个名为“Pacifica”的国家。红州可能会成立自己的国家。他希望,如果真的发生脱离,也将是和平的。
分裂的前景听起来很极端,但在暗示宪法可能加速美国民主的终结方面,Chemerinsky 远非孤军奋战。认为美国政治的弊端不仅仅是总统、国会或最高法院,而是主导这三者的创始文件,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自由主义者中。批评宪法的书籍和专栏文章 激增。学者们认为,宪法激励了 Steven Levitsky 和Daniel Ziblatt 所说的“少数人的暴政”。
从某种意义上说,痛苦是崇敬的另一面。美国人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宪法可以拯救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我们是否需要宪法的拯救。
源于妥协和矛盾
1787 年,55 名代表齐聚费城,商讨《邦联条例》,但最终他们着手的是一个规模更大的项目。正如美国人在历史课上学到的那样,代表们起草了一份新文件,建立了一个由三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政府——立法、司法和行政——每个部门都相互制衡。代表们全都是白人,而且都是男性。但他们在他们认为棘手的问题上却存在分歧:奴隶制。
尽管几个州已经通过了废奴法案,但近一半的代表都是奴隶主。宪法因此诞生于妥协——奴隶主从中获益匪浅。为了确定众议院和选举团的代表席位,五分之三妥协案允许奴隶州统计每五个被奴役的人中的三个(不用说,这些人都没有投票权)。逃亡奴隶条款规定,即使被奴役的人逃到自由州,他们也永远不会获得自由。
这样的妥协意味着,那些政治观点相同的人仍然可以从宪法中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废奴主义者威廉·加里森认为,这些妥协是如此的可恶,以至于宪法是“与死亡的契约”和“与地狱的协议”。但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却持相反观点——美国的奴隶制只能通过“声称宪法不是它所说的意思”来维护。正如历史学家詹姆斯·奥克斯所说,道格拉斯赞同亚伯拉罕·林肯的观点,承认宪法中“普遍自由的承诺”。
是的,这是“普遍自由的承诺”,但同时也指示了如何阻止它。宪法序言中高调的话语——呼吁“我们人民”,用切梅林斯基的话来说,这“似乎是对人民治理的强烈支持”——与宪法其余部分对民主的不信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制定者无法想象女性和黑人拥有投票权的未来。这段历史留下了一种顽固的矛盾心理:宪法应该是人类平等的保障吗?或者,对于一个有着严重不平等起源故事的社会来说,崇高的原则只是虚伪的幌子吗?
原旨主义及其不满
你可能会认为,血腥的内战和重建修正案会平息这些争端,重建修正案禁止奴隶制,并赋予所有男性投票权,无论种族如何。更不用说宪法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不断变化:参议员将由直接选举产生;妇女被赋予投票权。
但在过去 50 年里,宪法似乎被冻结了。(上一次重大修正案是在 1971 年,将投票年龄降低到 18 岁。)为了应对禁止种族隔离和禁止跨种族婚姻的里程碑式决定,保守派法律学者开始支持基于 200 年前制定者意图的司法解释。
这些学者自称是原旨主义者,他们表示,他们只是在对数十年来“激进”法官的“越权”行为作出反应。自由派批评家反驳说,按照建国者(据说)想要的来解释法律,无异于回避保护和促进多种族民主。律师兼专栏作家 Madiba K. Dennie 认为,原旨主义者精明地使用非政治性语言,诱使自由主义者将原旨主义视为连贯的法学,即使它更像是一种“意识形态”。她在《原旨主义陷阱》中写道,原旨主义非但没有鼓励“司法克制”,反而更有效地“阻止法官做好事”。
甚至保守派学者尤瓦尔·莱文也不认为原旨主义能够解决我们的宪法困境,这或许是当前危机的一个体现。原旨主义从定义上讲,专注于法官的行为,而更紧迫的问题在于立法机构,正如他在《美国契约》中所说,“立法机构不够活跃”。国会议员的行为“就像演员或纯粹的名人追求者”,忽视了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立法权这一艰苦的工作。
对于那些认为宪法一直在让我们分裂的人,莱文坚持认为宪法可以让我们团结起来。他认为,正是因为宪法是“不情愿的、逐渐妥协的产物”,它在我们这个纷争不断的时代尤其有价值。他说,绝对多数的要求,也就是“挫败狭隘多数”,是一件好事。国会议员应该建立联盟,这“往往会让党派人士更加宽容,更加容易被容忍”。
确实如此?如今,许多人在审视国会时,很难发现莱文如此温和地建议的宽容。就连莱文也不得不承认,国会“从各个角度看都功能失调”。但莱文平静地坚持认为,政治挫折是健康的,而不是有害的,这可能与宪法的“妥协拼凑”恰好与他自己的谨慎保守主义相符有关。他说,总统候选人应该在“最具竞争力的州,这些州往往接近意识形态的中间派”争夺选票,因为这“既有利于国家团结,也有利于我们政治的竞争力”。他特别赞扬了“选举团这一特殊制度”。
宪法崇拜的后果
当然,选举团制度是宪法制定者为向奴隶州保证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特殊制度”而做出的交易之一。废除选举团制度已成为自由派的流行口号——法律学者阿齐兹·拉纳 (Aziz Rana) 将此视为宪法改革讨论中的程序细节之一。在他大胆的新书《宪法的束缚》中,拉纳反对这种“将我们存在问题的制度视为既定事实,然后努力修补特别严重的漏洞”的倾向。他鼓励我们不要专注于修补措施,而是更广泛地思考。
他所描述的困境虽然站不住脚,但并不罕见:对宪法感到失望的美国人在危难之时仍然坚持宪法。“这些辩护暗示,美国人只有加倍遵守宪法才能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基本自由不受煽动者的侵害。”
“宪法崇拜”已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人们很容易认为这种崇拜从一开始就融入了我们的政治。但拉纳将其置于历史中,展示了它在 20 世纪是如何与美国的全球野心一起蓬勃发展的。即使美国在菲律宾等地推行帝国主义计划,容忍吉姆克劳南部的种族恐怖,宪法仍被用作该国坚定致力于自由和平等的证据——“其利益与世界利益相一致”。
原旨主义利用这种崇敬而积聚力量——利用制定者的权威,将原旨主义解释伪装成克制和客观的典范。拉纳指出,原旨主义让保守派得以利用宪政主义的抚慰性语言来破坏进步主义政策。
根据这种观点,宪法崇拜的危害延伸到了政治体系本身的结构。国家政治越来越多地通过司法机构进行,对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的控制成为巩固权力的一种方式,而不管大多数人的意愿如何。多数人的权力被剥夺,加上司法机构之外的政治僵局和机构瘫痪,加剧了民众的不满。这份本应是反对威权主义的堡垒的文件最终可能会助长普遍的愤世嫉俗情绪,从而助长威权主义的发展。
拉纳说,在宪法中寻求救赎的冲动不仅阻碍了我们的政治行为,也阻碍了我们对可能性的理解。美国人往往忽视大众民主政治的可能性,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屈从于宪法崇拜的传统智慧,认为政治进步就是越来越完美地遵守宪法的“本质”,而多数的形成必然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
但正是这种复杂性往往是我们坚守宪法的原因;长期以来,当我们在其他很多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时,宪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历史学家琳达·科利 (Linda Colley ) 曾批判性地撰写过关于世界各地宪法与帝国扩张之间关系的文章,但她的结论是,这些“脆弱的、纸上谈兵的人类创造物”可以铭刻下人们的期望,即政府至少应该遵守这些期望——即使被违反,也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科利在《枪、船和笔》中写道:“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不断变化、不平等和暴力的世界里”,这样的文件“可能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东西”。美国人并不是唯一将宪法视为灵感和保护来源的人。科利引用了莫斯科一位年轻的民主活动家奥尔加·米西克的例子,2019 年,她站在街上,被“身穿防弹衣的威猛男子”包围,大声朗读了俄罗斯宪法的段落。警察“认出了她正在朗读的文本——他们没有冲上前去攻击。”
科利于 2021 年初出版了她的书。同年晚些时候,米西克被判处两年软禁。她的例子清楚地说明了宪法不可否认的力量——以及决心掌握最后决定权的非民主势力不可否认的力量。
原文链接:(中文翻译出自翻译软件,仅供参考。)
https://www.nytimes.com/2024/08/31/books/review/constitution-secession-democracy-crisis.html
当前位置: 首页 → 宪政危机 →